“至于什么观众不懂什么喜剧概念也没关系,等他们看完节目自然能知晓……咱们就不要那些个花里胡哨的东西/
“只要让观众专注于内容就好,只要观众能被作品打动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不过苏强这么一说,也提醒了李浩宇:他差点忘了这次作品要搞笑之外,也要在作品里适度加入一些专业性的喜剧知识。
当初李浩宇自己也是喜剧的门外汉,最后却一边看节目一边做笔记追综艺。
本来只是看热闹的李浩宇看完节目明白了“漫才”和“陷阱喜剧”,知道了“使相、掉凳、四六八”。
当时的李浩宇听完导师们和选手的探讨,明白了包袱怎么抖、剧情如何升级。
他之后看一些喜剧作品时开始能看出些“门道”,在和朋友吹牛聊天的时候也能“显摆”一下专业术语……
这也是李浩宇当初很得意的一件事。
直到李浩宇自己也从事了节目制作这方面,他才想明白这种创作逻辑的高明之处。
这样不仅使参赛演员和导师在专业场域内的探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这是将普通观众培养为初阶喜剧爱好者的重要的一步。
专业人做的专业事,无论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很让人舒服欢喜。这就是为什么律政剧,医生剧,职场剧永远不乏忠实的观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