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巴比松大饭店(5) (1 / 3)

作者:三春景 最后更新:2025/11/24 13:47:00
        巴比松饭店这样女子公寓式酒店在纽约并不是独一份,实际上20世纪初就有这类酒店了。

        当时是美国出现了第一批城市‘女性白领’,有别于此前的女工,她们不能住带有慈善性质的女子寄宿公寓——慈善意味着租给她们的房间比市面上差不多的更便宜,一般这种房子都属于一个年长的女房东,她们还会管理寄宿在自己这里的姑娘们。

        便宜不是什么坏事,几十年后有这种房间,很多人是抢着租的。但在那个时代,事情没那么简单,必须要知道的是,女子寄宿公寓当时已经和女工绑定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尤其是20世纪早期的资本主义世界,这就意味着‘低人一等’。

        新出现的女性白领对应的是男性白领,就应该属于中产阶级,而不是工人阶级...至少她们自己是这样相信的,也就追求类似的条件。

        再说了,寄宿公寓非常不自由,毕竟你享受了‘慈善’,就得服从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诸多传统要求(当时将这些慈善给予女性,就是默认她们是传统社会那种‘好女人’,是受保护的,也是靠保护才能生存的‘弱者’,不然就没必要了)。

        新时代的都市女性白领可受不了这个,脱离家庭一定程度就是为了享受自由自在、甚至显得刺激的独立生活的——对这个时代的年轻女孩来说,在大城市独立生活确实很刺激了,这又是21世纪的女性很难想象的。

        而住普通公寓又有着种种不便(稍微便宜一些的,难免为其鱼龙混杂担心,而且服务也寥寥,但高档公寓就得考虑能否负担了),于是一些人就想到了公寓式酒店。

        专为女性的公寓式酒店?一些人觉得这听起来过于超前了,一些人却觉得这大有可为。

        这二者不见得有才智上的差异,不过后者确实踩对了时代风口,所以这门生意真的做起来了。之后,至少纽约接连涌现出这类女子公寓式酒店,比如巴比松饭店就是在美国第一波女权浪潮兴起的二十年代末开业的。

        巴比松在当时也是很有特色的了,因为不同于前辈们笼统针对‘女性白领’这个用户群,她们主要针对的是‘艺术生’——渴望独立和实现梦想的富家女,或者出身小镇,除了美貌外别无所长的选美皇后,她们的目标是成为模特、演员、音乐家、画家等。

        从这个角度来说,露丝选择巴比松简直顺理成章,丽莲的话,也算有道理——谁能说作家和编剧不算艺术生呢?

        而这样一座酒店,从外观来说就很风格化了。即使二十年代流行的装饰主义建筑放在现在,每一座都算艺术品,巴比松大饭店那种内含罗马式的哥特风,也够让人耳目一新的...据说当年开业时,就得到了盛赞。

        丽莲也很欣赏这座酒店的外观,这让她想起了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建筑,不一样,但有一种气质上的相似。优美、典雅又清新,有一种女性化的文艺范儿,也是很符合巴比松大饭店的调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