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苏宇一直在陪二爷爷钓鱼,他也陪着,不过他总是带着一本书,一支笔,一直在写什么。
三天后,他把本子交给高芳,经过三天时间,安保,出租车,传媒公司,三家已经基本打起框架了,就是这么快。
出租车号牌,不是竞拍就是把市面上流通的收购即可。
一开始,高芳不敢多收,毕竟资金还没洗呢,以三家工厂的体量,少一点还是可以解释的。
老板说把框架搭起来,那就搭起来。
出租车号牌五十辆,车子都是二手的,找人来开出租,很是简单。
安保一百人,有大陆的,有香江的,以退伍兵为主,身家清白的,租了一个基地,进行训练。
传媒公司,则是直接买下一个即将倒闭的,员工筛选辞退,留下骨干,能力强的,其他招聘。
名字也一并改了,由高芳改的,苏宇没插手。
苏宇交给高芳的就是剧本,高芳以三家工厂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一千五百万,全都投入这部电影里了。
或许有人说,你买工厂一千五百万,怎么贷款还是一千五百万?你当银行傻啊?
这还真是冤枉银行了,首先,这三家工厂属于中型企业,只是地理位置被大社团看中了这块地,多次在背后骚扰捣乱,才导致濒临破产,价值大打折扣。
才让苏宇捡漏,一家五百万收购,实际上,这五百万连香江商业用地都未必够,这三家工厂背后的老板,就是不想拖着,才甩卖给来自大陆的苏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