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塘县志》记载,相传南北朝时期,钱塘江潮水退去,滩涂忽然出现十里潮汐林。
        潮汐树宛若游龙,枝干蜿蜒曲折,其中有一道金光若隐若现。
        渔民们小心翼翼地上前,才发觉是一条雪白的锦鲤。
        锦鲤正在滩涂上扑腾着,其额头却生得红斑,胜似鲜红的朝阳,犹如点睛之笔。
        浪花不断翻涌着,锦鲤很快没入江水中,消失不见。
        自古以来就有鲤跃龙门的民间传闻,当地百姓纷纷坚信此乃大吉之兆。
        圣人闻此盛景,龙心甚悦,不惜大兴土木在钱塘江旁建造锦鲤庙。
        为此供奉鲤神,愿其保佑国家安宁。
        鲤神生于潮水之中,故得名潮生。
        天顺三年,上元灯节。
        徽州城白墙黛瓦,马头墙高低错落,街道两旁的店肆张灯结彩,来往游人不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