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大娘子跟着举起胳膊:“我也是!”
周婆趁机挽住乐瑶的手臂,慈和道:“我看诸位都是知恩重义之人,不如我们便相约,若遇上难事儿,都尽力伸以援手,不吝相助、同心协力地活下去。此生,你我也不知是否还能回到长安,但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尽管熬下去、活下去,或许真能等到重归长安的那一日!”
是啊,能走到今日的人,即便毫无尊严,也都是想熬下去、活下去的人。更是不忘还想要……回到长安的人!
众人皆因周婆的话感同身受,含泪郑重应下,乐瑶自然从善如流,还有些惊奇地偷瞄了眼周婆。
没想到周婆还是个做政委的好苗子啊!
经此一夜,乐瑶这处火堆的流犯已亲如一家,彼此问过年龄,便开始以兄弟姊妹、婶嫂相称,很是亲近。
几人又略叙了片刻的话,突然其中一名赶牛车的驿卒也寻了过来,举着手腕求乐瑶给看看。
乐瑶一看,小事儿,用手窝住他的手腕,一推一挤,三下五除二便挤掉了他那又大又圆的腱鞘炎鼓包。
乐瑶手速之快,令那驿卒惊得目瞪口呆,连痛都来不及叫出声,就已好了,他晕乎乎地摸了摸消了包的手,千恩万谢地回去了。
之后,乐瑶困意渐浓,便也躺下歇息。
明日还需四十余里的路,不得不养精蓄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