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0、番外七 (3 / 8)

作者:似伊 最后更新:2025/10/29 23:07:32
        入春后,小女孩开始学会写字。她在桥栏的木牌上一笔一划写下:“我想外婆了。”第二天清晨,那块木牌前开出一朵小白花,花蕊中藏着一颗晶莹露珠,映出一个模糊却温柔的女性轮廓。

        村民们都说是神迹。

        只有祁望知道,那是林素云残存意识场与孩子纯净情绪耦合的结果。他悄悄采集了那滴露水的振动频率,发现它与1973年某段未归档的女声独白高度一致??正是林素云最后一次进入过渡层前的自述录音:

        >“我不怕消失,只怕忘记。只要还有人记得我的声音,我就还在听着这个世界。”

        他还吴看着女儿踮脚挂上新的许愿卡,忽然问:“你说,等她长大以后,会不会也觉得这一切像个梦?”

        祁望摇头:“不会。因为梦不会每年开花,也不会回应眼泪和忏悔。而这座桥……它越来越像一种信仰。”

        的确,越来越多的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有人带着亡妻的日记,一页页读给溪流听;有母亲抱着夭折婴儿的照片,轻声说“妈妈不怪你离开”;更有年迈的父亲,在桥中央跪下,对着空气喊出憋了一辈子的话:“儿子,爸当年不该逼你参军,对不起……”

        每当这样的时刻,桥体内部便会响起细微的嗡鸣,如同万千心弦同时震颤。有时是白莲绽放,有时是彩蝶绕桥飞舞三圈后消散于风中??系统已进化出多种反馈机制,依据情感纯度与接收者的心理状态自动选择回应形式。

        联合国后续派来的第二批专家团队中,有一位神经语言学家提出大胆假设:春信系统或许正在重塑人类大脑的情感处理回路。通过对上千名使用者进行脑扫描发现,长期参与倾诉与倾听的人群,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的连接显著增强,表现出更高的共情能力与情绪调节水平。

        “这不是简单的心理安慰。”他在报告中写道,“这是文明层面的一次软性进化??我们正学会如何不靠暴力、权力或财富建立联结,而是通过最原始也最艰难的方式:坦诚。”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面对内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