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作用,能让人过目不忘认真揣摩的文章,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好文章。也就是说,叶晨通过他那超凡脱俗的书法,先让老蒋掉进了一座不易察觉的陷阱。
在这篇文章中,叶晨重点阐述了进攻长春的弊端。他指出,长春守军因遭受长期围困,早已是兵疲将惫,若想成功突围,就必须丢掉大批辎重轻装前进,否则便会影响到全军的行进速度,给红党创造出在运动中歼敌的大好时机。
此外弃守东北之后,东北一百万红党便可以星夜入关支援华北,这样一来,国军在华北、华东刚刚取得的兵力优势,在顷刻间就会丧失殆尽。既无兵力优势,又何谈主动呢?因此东北当前的局势只能是固守,绝不可轻言放弃。待稳住局势后再徐徐图之,或许还能力挽乾坤于狂澜。
叶晨这是在跟齐公子唱对台戏,不过他唱得还是蛮有道理的。首先点明了长春突围的凶险,然后再谈弃守东北对大局的危害。将百万国军拖在东北和任其大举入关,哪个形式能对党国有利?他请总裁三思。
“如果我是常凯申,看到你和齐公子这两份截然不同的意见,估计脑袋是肯定会晕的。”老杨叹为观止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倘若让他来取舍这两个意见,照样也是拿不定主意。
“事情都有个两面性,有利既有弊,利弊往往是不可分的。”叶晨吐出了口中的烟圈,对老杨解释道:
“齐公子谈及的是利,而我呢,言及的是弊,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定夺,就看常凯申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了。而且我预测,这利弊之争还会在国党内部继续存在。他们争得越激烈、越持久,形式就越对我们有利,你别忘了,战场可是瞬息万变的!”
民国三十七年十月二日,常凯申飞抵沉阳召集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和山东海运至葫芦岛七个师,再加上葫芦岛阙汉骞的第五十四军四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以沉阳地区的五个军十一个师和三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准备东西对进以解锦州之围。
这个决议同齐公子的主张是大相径庭,因此听到消息后,五内俱焚的齐公子,仰天长叹道:
“党国危矣!”
事后经过一番调查,他得知自己在给南京上书之后,“店小二”也没闲着。正是由于他横生枝节搬弄是非,所以才将一盘妙棋,给生生搅得混沌不堪。当然,不摆弄是非那就不是“店小二”了,小人自古以来都是大奸若忠,大恶若善,“店小二”那骨子里,肯定是巴不得国军早点完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