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出圈的和声学课程(4K二合一) (6 / 9)

作者:胆小橙 最后更新:2025/11/9 2:06:05
        “常用和弦分三种:三个音的组合称为三和弦、四个音的组合称为七和弦、五个音的组合称为九和弦。”

        “在我们的常规语汇中,和弦构造呈三度叠置,最低的音是‘根音’,往上则称‘三音’、‘五音’...不管和弦中的音符上下关系如何改变,这些名称都固定不变。”

        “我们使用和弦,可以用原位,也可以用转位,以最简单的i-sol是原位,而改变了某些音符的八度位置则是转位...将do提高八度放在上面变成mi-sol-do后,高低音跨度变成了六度,因此这个第一转位又称‘六和弦’;再将mi也提高八度放在上面变成sol-do-mi后,由于跨度包含一个四度一个六度,因此这个第二转位又称‘四六和弦’...”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默写一下常见和弦的原位和转位表...”

        范宁先是梳理了最简单的和声定义,从构成与转位,讲到正三和弦的tsdt(主-下属-属-主)功能体系。

        如果说《基础乐理》是高中数学,那么《和声学》等课程大概相当于微积分,对于已具备扎实基础的一流公学音乐科班生,去听这些东西很容易理解,就像高中毕业生学习大一课程般衔接自然。

        不过所有人都觉得,范宁教授的梳理归纳极为系统全面、极为清晰有序,单凭这一部分,在“教桉质量”上就胜过了通行的《作曲学》。

        “接下来开始讲授四部和声写作的基本原则。”

        从这里开始,听众第一次有了极为惊讶的感受。

        四部和声作为严肃音乐的最基本形态,类似于美术的素描,类似于钢琴的音阶琶音,是作曲者最先要练习的基本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