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出圈的和声学课程(4K二合一) (1 / 9)

作者:胆小橙 最后更新:2025/11/7 23:42:41
        教室里的600余师生们,用期待的眼神,等待范宁这位作曲系荣誉教授讲述他的《和声学导论》。

        他们都很好奇,这位能写出包括《第一交响曲》在内如此多美妙作品的伟大音乐家,他在作曲时,究竟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包括《和声学导论》在内的四门课程,又是如何像此前他说的那样,会对艺术创作的现状产生深远影响?

        “让我们先随便看点东西,纯粹直观,不用深入的那种。”范宁以此句作为开篇。

        链条齿轮滑动,三块各自记着16小节长度总谱的小型滑动黑板,逐渐降落到范宁身后的合适高度。

        它们分别是中古时期、本格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大师着名管弦乐作品片段。

        “都是很熟悉的作品,大家觉得有什么变化趋势么?”范宁问道。

        台下靠前的位置,传来几句偏专业化的随答,可看出这几位学生的底子较扎实。

        范宁闻言一笑:“直白来说,随着时代向前,音符在变密、节奏在变难、乐谱行数和临时升降号在变多...当然,它们的表现力和戏剧性也在逐步扩展。”

        没有任何高深抽象的归纳,哪怕外院的爱好者们也能理解。

        “我们都渴望能像大师一样写出好的音乐,于是,教材《作曲学》定义了一些常用的音乐语汇名称,归纳了一些常用的写作程式,接着最主要的,就是将大师们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片段汇成桉例,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