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我先给你的总体提示是,注意思考好你的‘点’、‘线’和‘面’的关系。”维亚德林提纲挈领地作出指示。
“‘点’主要是针对于那些大量的跳音本身,短促的或粘连的。比如就这个第三乐章,你从第81小节开始。”
范宁依言重新弹奏这片欢腾跳跃的音群。
一个“点”的单词,加上具体的小节定位,已让范宁大致猜出了维亚德林在强调什么,他强化了自己指尖的抓力,努力让那些跳音清晰稳定、没有软塌。
维亚德林很满意地点头,他接下来本来要说两层问题,结果范宁自己就已经悟到了一层。
“有没有觉得,第三乐章除了‘单跳’,还有另外一种‘复合跳’的形态?”
“85-87小节的音群?”
“没错,你的音群单看起来质量稳定,但总体走向思考过少,像是堆砌。像这种小调和声进行,你在写它时最大的倾向性音程解决是什么?”
“我明白了。”范宁脱口而出。“7级进1级,6级下5级,4级下3级,或是四度上行,类似属-主解决或离调的音程...”
他重新弹奏,强化这些音程的运动感,声音线条立马大有改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