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上尉听后,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点燃了一支香烟,认真地思索起来。
等一支烟抽完,冯上尉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随后对着陈中尉说:“陈连长,我觉得你组建部队所选择的对象错了,所以才会觉得组建部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哪里错了?”陈中尉不解地问。
“那些被小鬼子关押在监牢里的抗日志士和进步人士,大多数都是文弱书生,就算他们没有因为小鬼子的严刑拷问而身体不佳,也不太适合到我们的部队里当兵。”
“那你有什么办法吗?”
“你看这里,”冯上尉指着放在桌上的地图,对陈中尉说道:“距离奉天二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煤矿。里面的矿工,除了极少数的当地居民外,其余的都是被俘的国军士兵、我军战士或者是一些绑架来的劳工。假如你能把这些人武装起来,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支靠得住的部队。”
“矿工?!”陈中尉用不确定的语气问:“能行吗?”
“你知道几百年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吗?”
陈中尉想了想,随即点着头说:“听说书的先生说过他。”
“历史上著名的戚家军,成员大多来自义乌的矿工。”冯上尉对他说道:“矿工们在经过严格训练之后,成为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开赴抗倭前线。在接下来的抗倭战斗中,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威震敌胆,屡立战功。如果你把奉天附近煤矿里的矿工解救出来,把他们武装起来,并经过严格的训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将成为一支精锐的部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