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遇落魄之时,有会馆庇佑,其中感恩之心,不必言明。捐款者不计其数,甚至一度导致,一地的会馆还未建成,就无须府衙拨款了。
会馆成立之后,广受好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往北贸易,大大促进了南北商货的流通。
沧州本地的商铺里,物品种类过于齐全,时人称之为“小京都坊市”。
运河沿岸诸州,纷纷效仿。
十一月上旬,沧州城广设善堂,救济堂,药堂,救济孤寡老人及妇孺、病人以备过冬。沧州城中,一时罕见无家可归者。若是有手有脚,药堂诊治无病者还沿街乞讨,当为百姓眼中的笑话,自发驱逐出城。
十一月中旬,安京侯兑现承诺,在沧州城及周边修建义学族学蒙授课业,开盐业学堂准许穷苦人家孩子入读,不收束脩。重设州学,安京侯提名“清风书院”,亲手书下祝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寄言有朝一日在京畿之地与国子监并称两大府学。
清风书院,教授文,理,武三科,除去传统科举所考四书五经,更溯本追源,寻求君子六艺,借沧州之武风,同修文武。理,为安京侯新设学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策论为辅,设身处地解决问题,非浮于文章表面。其中包涵算术,建筑,地理,工艺,农学,医学等。若谋求完学,需修其中两门。
一时之间,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闻声而动,前往沧州寻求职位。
……
沧州城内宅,
无论外面怎么变,内宅里,依旧是一片岁月静好。
冬季来了,房里也翻起了地龙,热浪滚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