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为人员开资和需要大量的时间,一部电影的特效又有将近一半的成本支出都基于此。
所以,孙羿本着资源合理化运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原则,将这块业务搬回了国内。
要知道,特效的渲染跟合成这个工作,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只要培训几个月就会做,无非就是效率慢些。
但一名美国程序员09年的平均年薪在8万美元左右,算下来就是55万RMB,同样水平的人才在中国招聘十个,还有富余。
眼下的中国,一个月4、5千块,办公室坐着,空调吹着,绝对算是体体面面的高薪工作。
而对于高端技术,他也想直接搞特效研发,3D制作什么的,但奈何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不是去进修个一年半载就能学会的,一口气又吃不成不胖子,只能从低端的一点点的来。
中国的制造业不也是如此吗,先从低端做起,小步快跑,一点点的掌握核心技术。
孙羿想了想,觉得《建国大业》这样的电影,侧重点应该不是特效场面,只要没有明显的穿帮,不拖后腿,问题应该不大,随后对麦克叮嘱道:
“让星空数字先做一个初版,到时候我看看再说。”
“ok,boss。”
“对了,《环太平洋》的特效要求,你看了吧,星空数字这边能不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