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泪水顺着朱允炆的脸颊滑落,他猛地跪倒在地,对着圣旨叩首:“臣……臣朱允炆,谢陛下隆恩!谢大哥举荐!”
他的声音哽咽,多年的压抑、委屈与不安,在这一刻尽数化为激动与感激,连身体都在微微颤抖。
朱雄英连忙上前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声勉励:“二弟,此次为你求封,我与父亲都费了不少心思。暹罗乃南洋要地,百姓淳朴,邦国众多,你到了那里,定要勤政爱民,广施仁政,妥善处理与周边邦国的关系,造福地方百姓,莫要辜负祖父与父亲的期望,也莫要给咱们朱家丢脸。”
“大哥放心!”朱允炆抹掉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臣弟定当铭记大哥教诲,到了暹罗,定当竭尽所能,治理好封地,为大明稳固南洋,绝不给大哥与皇室丢脸!”
他看着朱雄英,眼中再无往日的疏离与胆怯,只剩下真诚的感激与决心。
朱允炆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若非这位大哥开口举荐,他这辈子都只会是个罪臣之子,绝没有就藩的机会。
而且朱高炽这位大将军王,对他一直抱有敌意,随便动动指头都能碾死他这个罪臣之子。
因此,此刻朱允炆心里面充满了感动。
多年前因母亲而起的隔阂,在这一刻悄然消散,兄弟二人的目光交汇,都看到了彼此心中对大明未来的期许。
朱高炽见状,笑着说道:“好了,今日是大喜的日子,莫要总是哭哭啼啼。你小子这些年在东宫过得不易,也没什么朋友,不如咱们今日就在这小院里畅饮一番,算是为你践行,也当是咱们兄弟三人难得的相聚。”
朱允炆闻言,连忙点头:“多谢高炽哥!臣弟这就去让老仆备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