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得妃将儿子拉到紫檀木梳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骤然失了血色的脸。
她慌乱的抚过儿子额前的碎发,金步摇上的珍珠随着颤抖碰撞出细碎的响,“白日里在朝阳,你跟天后说了什么?”
李隆基正把玩着母亲妆奁里的一支玉簪,闻言仰起脸:“我说宫殿该姓李呀,娘不是说……”
“住口!”窦得妃猛地捂住他的嘴。
她望着铜镜里自己身后的穿衣镜——那是武曌特赐的琉璃镜,此刻却像一只窥探的眼。
三天前夜里,她确实在灯下对孩子们说过“当年太宗皇帝在此批阅奏折,那时的匾额还是‘贞观’二字”,可谁能想到,三郎会把这话嚼碎了,在武曌面前吐出来?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积翠院的朱门就被粗暴地撞开。穿黑靴的不良人举着火把涌入,火光将廊柱上“积翠流芳”的匾额照得忽明忽暗。
窦得妃将三个孩子紧紧护在身后,看着领头的不良人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宫人招供的笔录,墨迹里还沾着未干的血痕。
“窦德妃,有人指证你私议朝政,妄议天命。”
“跟我们走一趟吧。”
“我没有!”窦得妃的声音在颤抖,却死死攥着孩子们的手,“三郎年幼胡言,岂能当真——”
“是不是胡言,到了丽景门便知。”不良帅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上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