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秋叶离开后,李爱国洗了脚丫,拿了《连环画报》进到了书房里。
        话说《连环画报》的诞生很有意思。
        1942年5月,教员在第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他开宗明义地回答说: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
        “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这种说法从根源认识到封建知识的本质——士大夫、地主借助晦涩的八股文,搞知识垄断,愚弄劳苦大众。
        当时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为了人民大众能够享受到原本只属于“贵族”阶级的文化娱乐活动,全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作品。
        比如宣讲员、文艺队、快板队其中就有连环画。
        解放后,教员再次关注连环画,提出“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